新中国成立之后,世界局势发生了剧变,迫使我国不得不参与了三场重大战争:越南战争、对越自卫反击战和抗美援朝。这三场战争的最终结果均是中国军队的胜利,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,中国志愿军凭借着落后的装备,击败了强大的美军,展现了中国的军事实力,令世界刮目相看。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最初是朝鲜发动的一场内战。当时,正值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展开全球争霸之际,朝鲜军队的进攻势如破竹,迅速压迫韩军,导致战局对韩国极为不利。美国为确保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,同时遏制苏联的扩张,决定介入,并组建了由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军队,支援韩国,开始对朝鲜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。
然而,随着美军及其盟军的连胜,战争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,美国的野心也随之膨胀。美军不仅希望完全摧毁朝鲜的抵抗力量,还把战火带到了鸭绿江边,炮弹飞越边界,直接落入中国境内。美军不断集结兵力,逐步逼近中国边境,意图昭然若揭,实际上,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击败朝鲜,而是在为自己在亚洲的长期战略布局铺路。朝鲜面对强敌的重压,不得不请求中国援助。在国家安全面临威胁的关键时刻,中国决定派遣志愿军支援朝鲜,打破美国的战略布局,将美军从朝鲜赶回。
展开剩余70%在这场战斗中,美国展示了它的“全球霸主”地位,联合了多个盟国一同参战。英国派出了1.4万名军人参战,荷兰也派遣了一支小规模的部队参战。尽管荷兰的参战人数不多,但其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极为尴尬,甚至在与中国志愿军的一次遭遇战中几乎全军覆没。荷兰的战损情况,特别是伤亡数据,甚至在战争结束后长时间没有公开,成为一个历史谜团。
荷兰曾在其殖民时期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和军事技术,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不少殖民地,巅峰时期甚至令英国都要让步。然而,这股辉煌的势力逐渐衰退,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荷兰的军事表现饱受批评,往往依赖盟军来解救。在朝鲜战争爆发后,作为北约成员之一,荷兰响应美国的号召,派遣了819名士兵,包括一艘驱逐舰和一个步兵营,前往朝鲜参战。荷兰军队到达前线后,高调宣称能够轻松击败中国志愿军,让我们领略他们的真正实力。
然而,实际战场的情况却让荷兰军队大失所望。在朝鲜战场的第四次战役爆发不久,随着美军的轰炸日益猛烈,为了减少损失,中国志愿军选择暂时后撤,给联军造成了“无法突破”的假象,志愿军边打边退,迫使美军联军一路追击,直到横城。在志愿军集结完毕后,迅速展开了反击。
在这次反击中,荷兰军队却成了志愿军的“猎物”。一支志愿军小队在迷路过程中,偶然抓获了几名南韩士兵,他们带领志愿军发现了荷兰军队正在前往前线的行军队伍。中国志愿军迅速展开进攻,对荷兰军队进行猛烈炮击和扫射,迅速击毙了荷兰营长奥登,导致荷兰军队完全失去了指挥,陷入了混乱。此时,荷兰军队的士兵纷纷逃散,绝大多数被志愿军消灭。整个战斗仅持续了20分钟,荷兰军队几乎全军覆没。
这一场小型战斗并未被特别关注,志愿军也未对伤亡进行详细统计。之后,志愿军继续向其他战区进军,而美军联军则因前后夹击而陷入困境,最终在第四次战役中全军溃败。这场战斗被称为“横城反击战”,标志着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重大胜利。
关于荷兰军队的伤亡情况,直到朝鲜战争结束多年后才逐渐公开。荷兰政府在60多年后的2013年,终于公布了当时的伤亡数据:荷兰军队在战争中死亡120人,负伤645人,幸存者仅有54人。荷兰也因此成为唯一一个在20分钟内被中国志愿军打得溃不成军的欧洲国家。这段历史,至今仍为许多人津津乐道。
发布于:天津市贝格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